close

不知不覺,已經在清大人社過了四年的時間了。

 

我現在仍會時不時點開之前因為面試所寫的心得、以及就讀一年的感想文章,翻閱曾經的自己,才意識到我總是低估好幾年後的變化。

 

我是2019年進入清大人社學士班就讀的,我們這一屆學生有個統稱叫作「23級」,意思是沒有意外的話,我們將在2023年畢業。事實上,四年過去,在新竹、在清大的生活宛若四天而已(誇張了)。在這四年,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口罩背後、電腦螢幕之前度過。我總覺得自己像是被薩諾斯彈指之後消散成灰燼的人們,一回神,好幾年的時間似是被偷走,又被突然被綠巨人浩克彈回來了。摘下口罩、實體活動漸漸復甦以後,才意識到,啊,我也要大學畢業了啊。那些曾經在入學時憧憬的社交活動、預定好的修課計畫,都已成為虛幻的色彩,隨著時間一步步向前,那些幻想的顏色早已滲入透明的空氣之中。我再也看不見當初的憧憬了。

 

回首來看,雖然實際上經歷的跟我入學時所嚮往的,真的有天差地別的差異XD 但這也並不代表我的大學生活有多麼痛苦或者後悔進入清大人社。事實上,我很感激當初將我帶進清大人社的命運。所以,我想要在這一篇文章盡量的、全面的、總結出我在新竹、在清大、在人社所經歷過的一切。若是有緣人看到,不知道可以帶給他們一些什麼樣的啟發呢?

 

總之,就先從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,這六大類來切入吧。

 

一、食物

 

你問清大人有沒有什麼推薦的美食,90%會回你麥當勞。以大學生的消費能力來說,這是事實 :) 

 

其實清大學餐裡面,也是有一些好吃的,像是麥當勞(喂)

 

清大學餐主要就那三棟:小吃部、水木、風雲樓。都集中在同一區。裡面則是呈現美食街形式的各類店家任君挑選。但學餐店家的汰換速度也是非常快速,好不容易吃到一家還算好吃的,結果他下學期就不續約了QQ,我覺得風雲樓三樓的店家還不錯,而且存在時間也夠長。(再度強調:以大學生的消費能力而言)如果真的要追求有品質的用餐環境、吃了會感到幸福等級的、不在意價位高低的,建議直接走出校門或去巨城附近吃比較實在。

 

人社院要吃飯幾乎只能走下山,倒也不遠,只是有坡度、比較訓練腳力而已。因為人社院的伙食,已經不是好吃或不好吃的問題,而是真正的「沙漠」,是資源稀缺、連選擇餘地都沒有的實質飲食沙漠。人社院平日中午會在二樓供應簡單的自助餐(真的非常簡單),但如果晚個十分鐘下課,那些餐點就會被夾光了。其他時間就只能投靠院館裡面的販賣機。總之人社院的學生在環境使然下,彷彿是清心寡慾的苦行僧。希望我畢業之後人社院的伙食可以漸漸改善 :(

 

二、衣物

 

新竹風很大,不要不信邪。冬天的時候連帽大衣是必備的,或者戴頂毛帽,不然頭會被吹得很痛。

 

如果你是住宿舍的,宿舍都會附有公用的洗衣機和烘乾機,洗一次衣服就投10塊錢,烘30分鐘的衣服也是10塊錢,現在時代進步了,如果身上剛好沒零錢也可以使用行動支付。這都是小事,我覺得洗衣最困難的是考量到「公共」的問題。因為是公用的機器,所以你要抓準什麼時候是洗衣的熱門時段,什麼時候比較冷門,不然你提著一籃髒衣服,走到洗衣區發現洗衣機都有人在用,就會覺得很煩。有些人也會忘記自己正在洗衣服,明明機器停了但你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的衣服遲遲不取走。還有晾衣區也都是公用的,明明在夏天晾個一天就會乾了,卻還是有人掛著一兩個禮拜不收,白白佔位置。甚至偶爾也有偷衣服的情況發生。反正,宿舍就是一個學習「公共使用」的地方,也算修養自己的脾性吧......

 

話說,水木裡有洗衣部可以幫你洗大件衣物,但我從來沒用過。

 

三、住宿

 

我大一到大三是住清大的宿舍,大四因為沒有抽中而選擇外宿。所以這一段兩個住宿情況都會分享。

 

在大一的時候,如果你沒有選擇書院,通常就會依科系兩個兩個被分到同一間房。例如我的情況就是兩位人社+兩位外語系學生,共四人一間。清大宿舍的費用是照學期算的,會併入該學期的註冊費一起繳納。不會另外算水電費,但唯獨吹冷氣需要使用充值的冷氣卡。當然不是每個人的運氣都那麼好,能遇到生活習慣完美匹配的室友,如何學會溝通、協調也是住宿舍的重要一課。像我個人其實對噪音滿敏感的,所以在升大二的時候,就選擇申請寧靜寢室。

 

寧靜寢室和一般寢室的唯一不同,就是會比較早熄大燈,只是會申請寧寢的人也大多比較有共識,所以的確比較容易遇到心目中的夢幻室友。我在大二遇到的室友是那種會在宿舍讀書,並且平常不太互相干涉彼此的人,我剛好也是覺得回到宿舍就是想休息,不想再社交的類型,於是我們在升大三的時候,決定一起綁抽宿舍!延續彼此建立起來的生活習慣,不然要重新適應新室友真的太麻煩了。

 

大學前兩年我都是住在女宿區中的「文齋」。個人認為那是對人社女生來說最完美的宿舍(但也很難搶),因為從文齋通往人社院的距離最短。重點是格局易懂、房內空間夠大,就算睡了四個人也不顯得擁擠,然後從書桌要上去床鋪的階梯很好走。會有這樣的感想,是因為我在大三抽到了「雅齋」的三人房,對比之下,雅齋的格局讓我迷路了不少次,而且房內空間較小,然後要爬上床的梯子是垂直的!有夠難爬。同時雅齋也臨近學生活動中心,如果晚間有辦活動的話噪音比較明顯。但雅齋也是有好處的啦,像是淋浴間比較寬敞......嗯,大概就醬XD

 

大四因為沒有抽到宿舍,所以選擇在外租房子,也算是體驗人生吧,雖然在外一個月的租金,可以抵我一個學期的宿舍費QQ。因為我很重視個人空間,所以選擇帶有衛浴的獨立套房,地點位在距離清大西門走路20分鐘的地方。如果要走出人社院上課,那就會是30分鐘的步行。嗯,就當運動吧哈哈哈哈。

 

所以先小結一下我大學四年的住宿情況:

 

大一:文齋四人房

大二:文齋四人房(寧靜寢室)

大三:雅齋三人房

大四:外租獨立套房

 

我個人還是覺得,如果能抽中宿舍就住學校的宿舍比較好,畢竟房租對大學生而言,真的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而且住學校裡面還省去通勤時間,可以多睡一點。

 

四、行動交通

 

如果你有機車或汽車,恭喜你,在新竹獲得通勤自由。但如果跟我一樣沒有交通工具的話,在這裡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經驗,

 

步行:雙腳萬能,我到大四的時候,已經覺得走路30分鐘以內都算近。

Ubike:30分鐘以內10塊,電動的20塊。清大小吃部以及校門口都有站點。但在光復路上騎自行車需要很大顆的心臟。

公車:車費單趟15塊,司機態度參差不齊,自從某次遇到態度很差的司機後,我就立志絕對不再搭新竹的公車了。

uber:有錢就是任性,當你拉著行李大包小包,uber真的是最佳選擇。

公路客運:出校門口左轉,就有一排客運可以搭到台北或台中。

 

至於在校內移動的話,也可以很常看到學生騎腳踏車。我個人覺得人社學生不太需要腳踏車,因為上人社院的坡度真的很陡,騎車會累死自己。如果想要輕鬆一點就選擇搭校內巴士就好><,開學之後班次都滿多的,而且校車其實是循環線,所以也不用太擔心紅線、綠線的問題,反正遲早會到達你想去的站點,就是早到晚到的差別而已。

 

五、課業

 

我覺得人社學士班最大的優點就是必修綁得不多,很多課程真的只要在大四前修完就沒問題(但還是建議提早修)。加上雙專長制度,所以你可以相較其他系所更自由的安排課程。關於課業,我在這裡給新生的建議大概就以下幾點:

 

1. 通識課早點修完,大三大四會輕鬆很多,更有餘裕去選有興趣的課。

 

2. 英文的必修課,其實可以不用急著修 (尤其人社的英文課在早八,累死),建議可以趁大學的暑假去考個托福或雅思,如果成績達到一定標準就能申請英文免修。而且如果是在升大三或升大四的時候考英檢,這個成績(在兩年的有效期限內)還能用來申請國外交換或是申請研究所。

 

3. 可以多加利用清大資源,去學習第二、第三外語,畢竟這些語言課程放在外面補習班都滿昂貴的。

 

4. 大一大二可以先往自己有興趣的學程領域修課,這樣大三選定主副修以後,可以比較輕鬆。當然,大一大二階段也是讓你體驗看看,自己到底喜不喜歡某個學程所學的東西。我記得自己當初在備審資料上斬釘截鐵地說,我進人社之後會主修社會學程、副修文化研究學程,結果後來到大三,我選的主修是文學與創作學程,副修是歷史學程 (笑死)。總之,多方嘗試就對了,你會在修課過程中更加認識你自己。迷惘與茫然都只是這趟旅程的副作用,大家都會經歷的 :)

 

5. 無論你四年之後是畢業、就業、考研究所,或是跟我一樣選擇延畢一年去國外交換,只要不讓自己留下遺憾,一切都是最剛好的安排。尤其在大四畢業季的時候,很常耳聞身邊的人都已經找好了接下來的出路,如果當下自己還沒有個著落、甚至連未來要幹嘛也還存有疑惑的時候,真的會很容易焦慮。如果我有機會回到過去找到很焦慮的自己,我會請他放輕鬆、閉上眼睛,別去仰望別人的人生,而是擁抱自己周遭的際遇。人生並不會因為你在大學畢業以後空白了一段時間,因而顯得多麼無力或落魄。

 

6. 圖書館有「夜讀區」,可以讓人從深夜一路奮鬥到隔天早上。我大一的時候還挺常在夜讀區過夜,也就是在一個晚上的時間打出一篇6000-7000字的期末報告。但後來身體不太行了。有些人可能很適合這樣高強度的作業方式,而我到大三的時候才領悟到「時間管理」才是效率的一切。所以就再也不去夜讀區了,新生們可以去體驗看看夜讀區的感覺,依身體狀況量力而為。畢竟每個人有各自適合的讀書方法。

 

六、娛樂

 

在娛樂之前,我想先談談「錢」的問題,很少有人分享這個,畢竟每個人的家庭狀況不同,但我覺得這很重要。就算家裡會給生活費,我還是傾向在大學期間先累積一些賺錢的能力或者存款,除了讓自己享受娛樂時,不必抱有愧對父母的罪惡感以外,也算是將來的一個保底吧,不用在畢業後馬上為了經濟壓力而去尋找一個隨隨便便的工作。如果錢存得夠多,甚至還能安排一個 gap year 也不錯啊。我大學四年裡主要的財源有兩大類:

 

其一是「獎學金」,可以讓人一下子獲得小至幾千、大至十幾萬的款項!而非弱勢身分的學生要申請獎學金,主要就是看在校成績或有無課外優秀經歷之類。這種賺錢方式會讓人覺得平日裡的耕耘總會有回報,成就感、自信心都會飛升。我的習慣是每學期開學前後(這通常也是獎學金的申請旺季),上「清華助學系統」尋找有無可以申請的獎學金。順帶一提,如果平常有在顧成績的,可以把握書卷獎的機會,獎金有三千。

 

另一個賺錢途徑是「校內工讀」,通常是最低時薪,但會按照你的課表排班,然後很閒幾乎不用做什麼事XD 我有幸從大二開始,就在人社院某間辦公室當工讀生,而辦公室職員也會希望學生能一直長期做到畢業,所以這個機會遇到了,就可以扒住不放,直接變成你在大學期間的穩定收入,(偶爾還能聽見一些職場或學術圈的秘辛)。我從大二做到大四,三年下來,平均一個月可以拿3000到6000不等的薪水(看排班狀況)。當然,除了校內工讀,也有不少清大學生選擇當家教,這也是一種不用付出太多時間就能賺錢的方式,可以多留意校園交流版上的家教轉讓消息。

 

賺錢之後就可以開始花錢了哈哈哈。

 

如果要買東西,可以先去規模性的臉書社團「清交二手大拍賣XD」看看,上面什麼都有賣、什麼都不奇怪。我曾經在社團裡買了二手的教科書。時不時刷兩下,搞不好就會以便宜的價格獲得你想要的東西。而雖然社團名稱是「大拍賣」,但裡面內容也觸及租屋、工作、學校政策、公審(?)、填問卷抽獎之類各式各樣,廣泛的日常活動。

 

說到新竹的娛樂,我覺得這都挺主觀的。有一句名言:「新竹人不是在巨城,就是在去巨城的路上。」我其實沒有很常去巨城,但不得不說它真的很好逛,附近也有很多好吃餐廳跟咖啡廳。提醒一下,在清大水木百貨,你可以用比較便宜的價格,買到前往台北或台中的客運車票,也可以買到優惠的巨城威秀電影票!從學校買票去看電影會比較省錢喔。

 

至於社團或是營隊活動,因為我大學時期絕大部分的社交活動都被病毒cancel掉了,所以實質的參加經驗真的不多。我只記得大一剛進來時,可以參加地方的友會迎新,去認識一下同鄉的朋友。也可以參與系上的迎新活動(當然,不參加也是完全可以的,不可能因為一次的活動,就定調了你四年的人際關係)。清大有很多社團,趁大一剛進來的時候就能先去打聽一下自己有興趣的。找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讓你的大學生活更添色彩。但也別擔心獨善其身會被其他人笑邊緣人什麼的,因為大家真的沒那個心力去管你邊不邊、核不核。自己舒適最重要喔。

 

結語、

 

不知不覺就寫了這麼多,總覺得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寫到欸哈哈哈。希望看到這些的準大學生們,都能盡情享受這獨一無二的大學時光。請不要覺得大學就是光鮮亮麗、自由自在,有時候你會知道一些讓人不開心的現實,讓你認知到成長就是這麼一回事。但也請不要太擔心未知的未來,畢竟所有學長姐都曾是那個掛念入學結果的高三生啊,我就是你們未來的某一種樣子。高三時的我,絕對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要延畢,還要在沒考日檢的情況下去日本交換!瘋了嗎?!但我就是這樣順由選擇的蝴蝶效應,一路飛過來了,而且也搞不好走上了某一位學長姐曾走過的軌跡。四年或許很長,長到你無法想像自己將身在何處、呈現什麼樣貌,但四年也同時很短,短到你一恍神,就離開新竹了、離開清大校園了。我只能說,幸好命運將我帶到清大人社,才讓我得以成為今天的樣子。

 

謝謝大家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Chi 的頭像
    ChiChi

    IMAGINE CHI

    Ch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